当前位置:矿业>要闻

从追随到引领的黄金之路

--新中国成立75周年黄金矿业发展成就综述

文章来源:中国黄金报撰写时间:2024-09-29作者:许勇


 
  我国黄金产量及增幅(1949-2023)
  2024年,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
  回顾新中国成立75年发展历程,黄金矿业作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发展历程见证了新中国由弱到强、由封闭到开放的伟大变迁。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黄金矿业不仅在产量上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更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黄金大国。
  75年来,我国黄金矿业取得长足发展,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和国际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全球黄金产业的格局重塑作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全球黄金矿业的引领者,并向着黄金强国加速迈进。
  责任之路
  捍卫国家金融与资源安全
  “目前,我国仍是全球第一产金国,也是连续17年保持世界第一。”
  今年7月28日,中国黄金协会在2024中国国际黄金大会上发布了《中国黄金年鉴2024》《全球黄金年鉴2024》。《年鉴》显示,2023年,我国黄金总产量519.289吨,其中原料黄金产量为375.155吨,进口原料产金144.134吨。
  回望人类金融的漫长历程,黄金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是通过大量生产黄金来换取外汇,进口技术与装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75载风雨兼程,我国黄金矿业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登顶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黄金矿业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潜力,有力促进了我国黄金矿业持续健康发展。
  这75年,我国金融安全保障能力日益稳固——
  黄金产量不仅是黄金矿业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更是我国黄金矿业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手段,它如同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我国黄金矿业始终坚守的初心与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黄金产量实现了飞跃式增长。据统计,1949年,我国黄金产量仅有4.073吨,1970年首次突破10吨,1995年突破100吨,2007年我国黄金产量达到270.491吨,首次超过南非,跃居世界第一,并延续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黄金矿业通过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并加大科技投入,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提升黄金产量,在2016年达到历史最高的453.486吨。75年来,我国黄金产量实现了91.1倍的增长。
  这75年,我国黄金资源安全根基愈发坚实——
  黄金作为战略性资源,提升黄金资源量,就是保障国家黄金资源安全。2023年8月10日,山东黄金集团宣布在山东省内探明国内资源量规模最大的巨型单体金矿床——西岭金矿,累计探获金金属量592.186吨。
  75年来,我国黄金矿业在胶东地区探获多个超大型金矿,三山岛金矿、纱岭金矿、海域金矿、焦家金矿、大尹格庄金矿、新城金矿、金翅岭金矿、西涝口金矿……目前山东省拥有黄金矿山80座、黄金保有资源量达4165吨。
  山东省黄金找矿成果正是我国黄金矿业75年来维护国家黄金资源安全的生动写照。75年来,我国黄金矿业积极推进国内外黄金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紫金山金铜矿、长山壕金矿、五龙金矿、北衙金矿、李坝金矿、义兴寨金矿……全国各地一个又一个超大型金矿的发现,让我国查明黄金资源量稳步提升,2015年首次突破万吨大关,至今已连续9年;截至2022年底,我国查明黄金资源量为15798.01吨,连续18年增长,较10年前增长了近一倍,是2003年4412.24吨的3.58倍。
  这75年,我国黄金矿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力量——
  黄金矿业作为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也是黄金矿业的责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黄金矿业从“零”开始,工业总产值不断迈上百亿、千亿台阶,2001年只有212.6亿元,2008年便首次突破千亿大关,2023年达到5090.24亿元;2000年仅实现利润11.82亿元,2008年便首次突破百亿元,此后仅用了15年时间,实现利润便跨过5个百亿元台阶,2023年达到542.76亿元。
  我国黄金矿业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自身覆盖全国的地理优势和业务优势,依托定点帮扶、企业公益等模式,优先本地化用工,提升本地群众技能水平,支持当地社区建设,开展社区服务,加强企地与民族团结。
  黄金生产量连续17年全球第一、黄金消费量连续11年全球第一、黄金进口量全球第一、黄金资源量全球第二……今日的中国黄金矿业,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气和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黄金力量。
  转型之路
  从粗放到精细的蜕变
  夹皮沟金矿,坐落于长白山麓,历经两百余载的持续开采,依然蕴藏着丰富的黄金资源。然而,长久以来,这里的主要生产方式却是肩扛手抬,机械化、智能化的梦想如同遥远的星辰,令人向往却难以触及。
  2024年,夹皮沟金矿通风、排水已实现自动化运行,凿岩台车、天井钻机、水平钻机、电动铲运机、运输矿卡等大型设备也投入使用……曾经“垂垂老矣”的金矿,如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终于圆了多年的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黄金矿业改变了以往粗放型的数量扩张,转型为集约型质量型稳中求进,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山东黄金三山岛金矿,轻摇手柄、轻点鼠标,便能操控地下几百米深的采矿作业。这看似魔幻却又格外真实的场景,正是智慧矿山时代的缩影。三山岛金矿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示范矿山”,引领我国黄金矿业迈入了全新的智慧时代。
  这仅仅是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黄金矿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75年来,从“一穷二白”,到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黄金工业体系,再到成为世界第一大黄金生产国、黄金消费国,我国黄金矿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加强环保治理等措施,实现了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变,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75年间,我国黄金矿业实现了从单一向多元转变——
  我国黄金矿业产业结构深刻变化,实现了从单一黄金资源开发为主向多金属并举,并形成了从矿山开采、选矿冶炼、产品精炼、加工销售、科研开发、工程设计与建设、装备制造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黄金矿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更加坚定。2023年,黄金行业内白银、铜、铅锌等有色金属产量已经成为黄金行业的重要产品,黄金行业矿山产银、铜、铅锌等有色金属产量在全国有色金属产量中分别占22.72%、34.22%、6.13%、11.3%。
  75年间,我国黄金矿业实现了从粗放向绿色转变——
  从采富弃贫、采大弃小,到贫富兼采、整合开发;从“末端治理”,到“源头防控”,我国黄金矿业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黄金矿业秉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金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分别达到92.58%、88.19%,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我国黄金行业共有国家级绿色矿山120余家,占全国黄金矿山总数的近三分之一,绿色覆盖率达到93.2%,矿区土地复垦率达到80.1%,绿色已经成为我国黄金矿业的底色;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3.37标煤/千克金,我国黄金矿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75年间,我国黄金矿业实现了从手工开采到智能化生产的转变——
  从依靠人力肩扛手提,到依托大型机械装备实现机械化开发,再到智能化、无人化开发,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边缘计算、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的进步,我国黄金矿业紧跟时代步伐,纷纷引入智能采矿设备和技术,全面步入了智能化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黄金矿业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已基本实现供电、排水、通风、压风等固定设施无人值守,实现了部分无轨设备的视觉操控和远程操控,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持续提升,智能矿山建设稳步推进。
  75年间,我国黄金矿业实现了从“小、散、乱”到大型化、集团化、规范化的转变——
  从年产几十公斤到年产近10吨,从星星点点到星罗棋布,从各自为战到整合开发,75年来,我国黄金矿业逐渐形成了以中国黄金集团、紫金矿业集团、山东黄金集团、山东招金集团为代表的10个大型黄金企业集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黄金矿业持续推进资源整合,黄金矿山数量持续减少,吨金矿山数量明显增加,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大型黄金企业集团成为我国黄金矿业的中坚力量。2023年,我国年产黄金超过1吨的矿山共有38座,焦家金矿实现9.38吨产量,位居全国第一。2023年,五大重点黄金企业集团全球范围拥有的黄金资源量已达到9624.56吨,重点黄金企业矿产金产量(境内黄金矿山)占全国矿产金产量(境内黄金矿山)的48.48%,10家重点黄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合计8279.6887亿元,利润总额合计447.9457亿元。
  绿色矿山、智能矿山、无人化矿山……一个充满未来感的现代化黄金矿业,正在加速向我们走来。
  创新之路
  引领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测试中心,炽热的熔炉旁,一条巨大的机械臂正灵活地舞动,很快便完成了样品的自动化检测。这便是世界首创、由长春黄金研究院全自主创新研发的火试金自动化检测系统,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样品检测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操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及安全风险高等行业顽疾。
  从生物氧化提金工艺到富氧底吹造硫捕金技术,从自动化无人运矿到远程遥控开采,从低品位资源高效利用到深部资源智能化开发,我国黄金矿业的科技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就。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黄金矿业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黄金矿业基础薄弱,技术水平落后,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屈指可数,矿业企业几乎没有大型国产设备。随着新中国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一代又一代黄金人秉持着探索未知、勇攀高峰的精神,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实现了低品位与难采选黄金资源高效开发、膏体充填、环保提金等多个黄金矿业技术的历史性突破,成为黄金强国之路上的重要支撑。
  审视我国黄金矿业的发展历程,每一次历史性跨越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可以说,是科技创新重塑了我国黄金矿业的崭新面貌。
  ——基础前沿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
  “焦家式”金矿成矿新模式和找矿理论,壁后注浆新材料研发,青藏高原固体矿产勘查领域首个3000米科学深钻,国内首个地下矿山5G工业化应用……75年来,我国黄金矿业在深井开采、资源综合利用、绿色环保、智能矿山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
  多种难选冶金矿处理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深部金属矿绿色开采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创下亚洲竖井一次性掘砌成井最深纪录,自主研发环保提金药剂替代氰化钠,成功研制世界上最大浮选机,贵金属微纳米材料打破国外垄断……我国黄金矿业的战略性高新技术越来越多,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行业创新体系建设提质加速。
  我国黄金矿业逐渐形成以矿业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黄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一轮金矿找矿突破战略联盟、我国黄金行业唯一的“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紫金矿业中央研究院等一批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合作平台陆续成立。
  我国黄金矿业通过松绑减负,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投身科研;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聚焦加强研发投入、加快青年人才培养,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被激发。
  截至2023年末,我国黄金行业拥有国家级科创平台和省级研发平台超50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0余家,全国黄金行业企业拥有有效专利达60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18%左右。
  站在时代前沿,占据创新高地,我国黄金矿业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实现了从基础薄弱到世界领先的华丽转身,并继续驱动着行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阔步前行。
  国际化之路
  开放之门越来越大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大舞台,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在这一波澜壮阔的进程中,我国黄金矿业亦紧随国家步伐,从国内深耕细作到国际舞台的广泛拓展,展现出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黄金矿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施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致力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矿业新体制,加速培育国际化竞争的新优势,形成了覆盖更广、领域更宽、层次更深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我国黄金矿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近日,一则消息引爆了黄金矿业圈:加纳10年来最大的绿地金矿项目——纳穆蒂尼金矿即将投产,预计年产量将突破35万盎司。
  这一项目的成功标志着山东黄金集团在海外市场的又一重要布局。2020年,山东黄金集团并购了纳穆蒂尼项目的母公司卡帝诺资源,从而获得其在加纳的首个黄金矿业项目。
  这仅仅是我国黄金矿业“走出去”的一个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黄金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黄金矿业企业开始积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在海外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实现了资源的全球化配置,不断拓展着发展新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黄金矿业在全球的产业布局更加深入,取得了丰硕成果。刚果(布)索瑞米、俄罗斯克鲁奇金矿、圭亚那金田、苏里南罗斯贝尔金矿、蒙古国哈马戈泰铜金矿、巴布亚新几内亚波格拉金矿、吉尔吉斯斯坦左岸金矿、澳大利亚诺顿金矿、刚果(金)卡莫阿-卡库拉铜矿、阿根廷贝拉德罗金矿、老挝塞班金铜矿、加纳瓦萨金矿、科特迪瓦阿布贾金矿……从非洲的热带雨林到澳洲的广袤草原,从美洲的连绵山脉到东南亚的富饶海域,全球各地都留下了中国黄金矿业的足迹。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黄金矿业“筚路蓝缕”的情况下,如今我国黄金矿业项目已经遍及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大型黄金企业集团的海外黄金资源量也大幅增长。截至2023年底,我国黄金矿企境外矿山矿产金产量达到60.378吨,五大重点黄金企业集团全球范围拥有的黄金资源量已达到9624.56吨,约占全球黄金矿产资源量的10%。
  我国黄金矿业持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2016年9月7日,中国黄金集团成功收购加拿大埃尔拉多黄金公司贵州锦丰金矿82%股份。至此,这座曾经专门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选冶技术和先进设备开发的难选冶金矿,经过数十年辗转,重新回归祖国。
  贵州锦丰的历程正是我国黄金矿业对外合作的真实写照。75年来,我国黄金矿业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入。
  山东黄金集团与巴里克黄金公司合作开发阿根廷贝拉德罗金矿,中国黄金集团与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企业合作开发黄金资源,实现了双方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紫金矿业、赤峰黄金在“走出去”过程中,不仅通过技术输出、人才培训等方式,帮助合作国家提升黄金开采和加工能力,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也为我国黄金产业拓展国际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开辟了新途径。
  在持续的交流合作中,我国黄金矿业开放之门越来越大。2023年,我国进口原料产金144.134吨,国内黄金生产企业和贸易公司向58个国家和地区相关企业进口了金精矿225.2325万吨,进口额达到53.7212亿美元。2014至2023的近10年,进口原料黄金产量以10.03%的年均增长率上升;2015年至2023年,金精矿进口量以年均16.80%的速度递增,进口额以年均21.54%的速度递增。
  我国黄金矿业深度参与全球矿业治理——
  2023年8月15日,黄金行业首个以我国国家标准为基础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5724∶2023《首饰和贵金属极高纯度金的测定ICP-MS差减法》正式发布,成为中国标准“走出去”的成功范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黄金矿业国际话语权逐步提升,并以独特的优势与积极的姿态深度参与全球矿业治理,在全球矿业合作、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打造国际矿业合作机制,与多国签订矿业合作协议,输出中国标准、中国经验,深刻重塑了世界黄金版图;依托科技创新,推进全球黄金矿业的安全环保、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全球黄金矿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黄金矿业凭借着举足轻重的全球影响力与话语权,推进符合中国国情与行业特色的负责任黄金披露标准框架的落地,有序带动全球黄金矿业践行负责任黄金理念。
  75年披荆斩棘,75年沧桑巨变。回望过去,中国黄金矿业创造奇迹、实现跃升;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黄金矿业锚定黄金强国目标,锲而不舍、久久为功,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定,必将书写出新的金色篇章。
56.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