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年——记录黄金大时代

改革开放让新疆黄金工业蓬勃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黄金网撰写时间:2018-12-25作者:王成


  2003年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随着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实施,在招商引资、资源整合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加上金价持续高位运行和矿业形势好转的刺激,一批国内知名大企业纷纷来新疆投资黄金勘查、开发,参与黄金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形成了新一轮“黄金开发热”。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综合国力由弱到强。对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黄金工业来说,改革开放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行业发展的脚步紧紧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倡导黄金生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扶植黄金开发,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黄金开发热”,黄金产业也进入迅速发展期。

 

  地勘先行 奏响黄金产业崛起之歌

 

  1980年,王震副总理率工作组视察新疆后,新疆的黄金地质勘查工作全面起步。

  1981年,武警黄金部队进疆,专门对阿尔泰山、伊犁地区和天山北麓的砂金开展了大面积普查和重点砂金矿床的勘探评价。1985年以前,新疆金矿勘查基本是“就矿找矿”,重点地区是西准噶尔和阿尔泰山,主要矿床是齐依求I号、齐依求Ⅱ号、包占图和哈密金窝子4个大中型岩金矿,以及西岔河、红墩和卡拉迈里3个中小型砂金矿。这些金矿的查明初步显示了新疆的找金远景。

  “七五”和“八五”计划期间(1986年至1995年),是新疆黄金地质找矿的黄金时期,目前新疆已开发的黄金矿山,基本上是这一时期发现和探明的。其间,累计探明金资源量216吨。仅在“八五”期间,就开展了55个黄金地质普查、详查和勘探项目,新发现有工业价值的金矿产地34处。

  黄金地勘工作大规模展开,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1985年国家科委设立《加速查明新疆矿资源的地质、物探、化探综合研究》课题(简称“305”项目),聚集全国数百名教授和专家参与新疆的地质找矿工作。二是国家从1986年起采取特殊措施,每收购一两黄金,提取100元作为黄金勘查专项基金,用储量承包的方式,确保重点金矿的勘查经费。三是全国黄金地质工作领导小组等有关部门,大量引进、推广先进的探矿理论、先进的找金方法、先进的提金工艺等,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开拓了找矿思路。新技术的引进,特别是化探和痕金测试方法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使新疆进入以技术方法找金为主的勘查时期。

  同时,国家对新疆找金寄予很大希望,1987年9月派出工作组,对新疆的黄金资源和矿山作了全面考察,并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下发了《关于新疆黄金资源与开发问题的考察报告》。1987年12月,为贯彻国务院调查组意见,国家计委还专门下发了《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行黄金地质、生产和建设投入产出总承包方案的批复》。1990年,国家黄金管理局与新疆签订金矿床储量承包合同,1991年又签订了金矿储量承包“892规划”补充合同,先后获国家黄金地勘资金8096万元。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黄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管理新疆的黄金勘查和矿山建设工作。

  在上述条件的推动下,新疆的黄金地质勘查大规模展开(1986年)。一方面,找金地质队伍迅速扩大。除之前的地矿、有色和武警黄金部队三方外,国家“305”项目、核工业216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鑫汇矿业公司、冶金地质研究所等多家地勘单位将寻找金矿作为主攻目标。另一方面,工作部署上从过去局部地区找金,转向全区铺开,开拓了找矿新领域。此外,“谁找矿、谁开发、谁受益”政策的执行,促进了新疆找金和黄金开发的迅猛发展。

  1981年,驻扎河北省的武警黄金八支队派遣2个连队进入新疆,主要在阿勒泰地区进行砂金地质找矿工作。1988年,武警黄金十五支队从湖南省洞口县成建制移防新疆。2002年部队编制调整,改为武警黄金八支队,隶属武警黄金第二总队。黄金部队在新疆累计提交黄金资源量100余吨。

  在这一时期,新疆地质矿产局、国家“305”项目、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和黄金部队等地勘单位经过多年黄金地质勘查,圈定与黄金有关的异常1000多处,为确定新疆新的找金方向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其间,查明了齐依求I、阿希、多拉纳沙依、萨尔布拉克、包古图、石英滩、康古尔、马庄山、金窝子、红十井等一批成型金矿,还发现了托库孜巴依、萨热阔布、阔真阔腊、望峰、马头滩和萨瓦亚尔顿等一批很有远景的金矿。特别是大型金矿阿希金矿的探明,以及规模潜力更大的萨瓦亚尔顿金矿的发现,基本改变了新疆只有中小型金矿的格局,展示了找大型和超大型金矿的良好前景。

  “九五”后期,受黄金价格下跌和矿业不景气大气候的影响,加上国家地勘投入减少,新疆黄金勘探开发进入低谷。

  2002年以后,随着金价上升和新一轮矿业开发热的到来,黄金矿业投资剧增,一些国内知名的黄金企业纷纷进疆投资黄金勘查开发,进一步推动了黄金资源勘探。

  为解决资源危机制约黄金工业发展的矛盾,国家和自治区黄金及地勘主管部门,对企业探矿工作给予了积极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

  一是1995年至2002年,自治区黄金生产发展基金共安排企业地勘项目47个,投入资金2685万元,带动企业配套资金近6000万元,累计新增探明和升级储量26吨左右,基本维持了企业生产需求和行业的稳定发展。

  二是2004年至2010年,新疆有26个现有矿山深部及外围探矿项目获国家黄金地勘资金支持2610万元,累计新增探明和升级储量近50吨,调动了企业深部探矿的积极性。

  三是自治区危机矿山探矿项目、“358”地勘项目和深部找矿项目等对黄金勘查项目给予了重点支持,其中,自治区深部找矿第一批10个重点项目中,有两个金矿项目。

  四是“十二五”期间(2010年~2015年),全行业通过新区勘探及企业现有矿山深部及外围探矿,累计投入地勘资金近25亿元,新发现两个特大型金矿——伊宁县金川矿业公司金山金矿,探明金资源量90吨;新源县卡特巴苏金矿探明资源量80吨,远景储量超百吨;发现一个特大型伴生金矿——和静县敦德铁矿,探获伴生金资源量50余吨。

 

  政策引导 促进黄金产业做大做强

 

  新疆黄金现代化大规模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家大力倡导黄金生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扶植黄金开发,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黄金开发热潮,新疆黄金工业也由此开始迅速发展。

  快速发展阶段(1980年至1999年)。新疆黄金以民采砂金起步,工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黄金找矿的突破,为黄金生产开创了基础,为黄金工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年间,先后建成黄金矿山企业75个。其中,岩金矿66个、砂金矿9个。最多时,从业人数近6000,年黄金总产值41364万元,建成岩金日处理总规模6300吨。黄金产量由1980年的3.72公斤猛增到1999年的6.56吨,年平均增长50%,跃居全国十大产金省区之一。产量最高时(1999年)排名全国第六位,是新疆黄金工业发展最快的阶段。1983年之前,新疆黄金产品基本是砂金;1983年第一座岩金矿山哈图金矿建成投产;1990年,砂金与岩金产量基本持平;1990年后,基本以岩金生产为主。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鼓励和刺激黄金生产,自治区制定了一系列黄金产品奖售政策,对金农采取奖售粮食等办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群众采金的积极性。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阿勒泰地区淘金者人数达到近10万,规模空前,形成了几家规模化生产的国有砂金生产企业,随之引进了各种溜槽和采金船,实现了新疆砂金生产由手工土法采金向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的转变。

  阿勒泰市红墩金矿于1990年投入生产的采金船,是新疆处理能力最大的砂金生产设备。该矿先后建成两艘100立方米/日采金船,总规模达到200立方米/日处理量。随着砂金规模矿山的建设和生产技术、设备能力的提高,新疆砂金生产和交售量稳步上升。1999年,新疆交售中国人民银行的砂金产量600余公斤。2000年后,主要砂金产地阿勒泰地区砂金资源逐渐枯竭,同时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河道林地草场,砂金产量锐减。目前已基本没有砂金生产。

  1983年,新疆第一座岩金矿山哈图金矿建成投产,建设规模为采选配套200吨/日,采矿方法为井下开采、竖井开拓,选矿方法为浮氰工艺,当年生产黄金96.56公斤。哈图金矿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新疆黄金工业化、机械化生产的开始,为黄金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新疆相继建成了吉木萨尔金矿、南明水金矿、萨尔布拉克金矿等一批黄金矿山企业,但规模很小,产量不高。这一时期新疆黄金产量主要来自哈图金矿和阿勒泰地区的砂金。

 

  “八五”(1991年至1995年)期间,是新疆黄金生产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新疆掀起了大规模的黄金地质勘查高潮,累计提交地质储量180吨。在国家开发黄金的优惠扶持政策刺激下,各地各行业纷纷投入黄金开发,形成了大黄金格局。主要的开发形式有地方独资、地质单位独资和地方与地质单位联营等,相继建成了哈密金矿、哈密市金矿、都善金矿、鄯善矿业公司金矿、石英滩一厂金矿、哈巴河黄金公司、阿希金矿等一大批中大型黄金矿山企业。特别是1995年建成投产的阿希金矿,建矿时设计日采选矿规模750吨,后扩建到1000吨/日,年生产能力1300公斤,是新疆单体矿山规模最大的黄金企业。

  1999年,在当年全国黄金行业万两以上企业排名中,阿希金矿列第十一位,哈密市金矿列第十三位;新疆黄金行业从业人员近6000人,初步形成集采、选、冶和设计、科研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黄金工业体系;新疆一些黄金企业工艺技术水平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如富蕴县金矿是国内较早引进堆浸提金工艺的矿山,1990年堆浸矿石10万吨,最高年份堆浸矿石18万吨,为当时全国最大规模的黄金堆浸矿山。该矿浸出率最高时达到87.82%,其他各项指标也均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阿希金矿是全国第一家采用全泥氰化树脂提金工艺的黄金矿山。

 

  产量下滑阶段(2000年至2003年)。1999年后,受资源危机和金价下跌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多数黄金企业陷入困境。2000年,新疆黄金工业在经过了20年的快速增长后,产量首次出现下滑,全疆生产黄金6.26吨。在此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到2003年全疆产量下降至4.84吨。

  造成黄金生产下滑的直接原因包括:一是企业普遍出现保有工业储量不足的资源危机;二是自1998年以来,黄金价格大幅下降,特别是国内金价与国际金价接轨、国家不再以保护价收购黄金产品后,金价一度跌至68元/克左右,不少企业无力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到2002年,新疆黄金生产企业从原来的54家减少到26家,从业人员从近6000人下降到4500人左右。

 

  迅速恢复阶段(2004年至2016年)。2002年下半年开始,黄金价格持续回升。黄金价格的上升和自治区对区外及国外企业来疆投资实行减免税优惠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外来资本参与投资黄金勘查开发的热情。一些黄金企业通过引资、重组恢复了生产,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增长点。仅在2003年,全区新建和恢复生产的选厂处理能力就达到1000吨/日。2004年,新疆黄金生产在连续4年下滑后,全疆生产黄金5.32吨,实现恢复性增长。至2016年生产黄金20.5吨,黄金产量连续12年保持增长态势,年均增长13%。

  2003年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随着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实施,在招商引资、资源整合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加上金价持续高位运行和矿业形势好转的刺激,一批国内知名大企业纷纷来新疆投资黄金勘查、开发,参与黄金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形成了新一轮“黄金开发热”。

  到“十二五”初期,全疆共有大小50余家黄金企业,日处理规模500吨以上企业7家,产量比重占全区的56%,大企业、大集团成为主导行业发展的主力军。中国黄金集团、山东招金集团、灵宝黄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创黄金股份公司、湖南黄金集团等国内黄金行业大企业大集团进驻后,充分发挥他们的资金、管理、技术和人才优势,通过参股、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对新疆的黄金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了局部地区黄金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河南灵宝黄金股份公司收购哈巴河县3家小金矿组建哈巴河华泰黄金矿业公司,在对矿区进行整体勘探、新增储量20余吨的基础上,将选厂规模扩建到日处理1000吨;中国黄金集团收购鄯善金矿后,将原来日处理100吨选厂扩建为400吨;山东招金集团收购包古图金矿,将其选厂规模从100吨/日扩建到400吨/日,之后又扩建到1000吨/日,之后又建成星塔公司日处理100吨金精矿冶炼厂,对周边小金矿金精矿的集中冶炼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哈图金矿在对齐依求I号金矿床进行深部探矿,新增储量20余吨的基础上,2006年将采选规模扩建为1000吨/日。

  2012年新疆金川矿业公司金山金矿建成投产,年堆浸500万吨,目前年产黄金3吨左右,成为新疆黄金产量第一大矿。2013年,阿希金矿建成日处理200吨金精矿冶炼厂,年产黄金2吨左右。2015年1月,新疆有色集团整合旗下阿希金矿、哈图金矿、哈密金矿3家矿山组建的西部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西部黄金拥有黄金资源储量达到60吨,同时还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生物氧化黄金选矿工艺,年产黄金达3吨以上。2016年全疆生产黄金20.5吨,首次突破20吨大关,跻身全国十大产金省区第八位。

 

  产量再次下滑阶段(2017年至2018年)。2017年,对于黄金行业来说是面临压力最大的一年。行业面临着金价持续低迷、成本逐年上升、开采难度不断加大、资源品位下降、安全环保压力持续增大等严峻的形势,随着国家环保税、资源税,以及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内矿业权退出等政策的出台,部分黄金企业因不能适应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要求而逐步退出,全疆规模以上黄金企业不足20家,黄金产量自2004年以来首次出现大幅下滑。

  2017年新疆生产黄金18.28吨,减产2.25吨,同比下降了11%。然而,黄金生产形势依然愈加严峻。2018年1月至10月,受多重因素影响,全区大部分企业黄金产量仍有不同程度下降,全区累计生产黄金13.11吨,同比下降18.43%。

  2018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稳定改革发展任务,新疆黄金行业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改造提升传统工艺技术。行业在改革发展中转型升级,在结构调整中优化提升。

  黄金产业链进一步延伸。2018年,西部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新疆一家传统的黄金矿业型企业,在产业链延伸方面迈出了第一步。依靠自有的资源优势,依托内地先进的黄金珠宝设计加工工艺,注册自有品牌,并分别在乌鲁木齐市、伊宁市和库尔勒市设立3个黄金珠宝饰品实体店,将产业链延伸至高附加值的黄金珠宝饰品,同时还与昆仑银行达成贵金属代售合作,在开发产品种类、丰富销售渠道、拓展产品发展新空间等方面作了有益尝试。

  2018年,乌鲁木齐高新区中亚黄金宝玉石产业园初见雏形。目前该园区已引入黄金生产加工企业14家,其中本土企业2家、内地企业12家,同时引入黄金检验检测、质量监督、押运物流、矿产交易及类金融交易平台等,初步实现了以黄金宝玉石运输、设计研发、检验检测、展示交易、金融交易、文化旅游等,进一步延伸了新疆黄金产业链。预计到2018年底,园区黄金生产加工量可达15吨、玉石生产加工量可达10吨。

  目前,全疆已形成塔城、阿勒泰、伊犁、鄯善、哈密五大黄金产业带和托里县、伊宁县两个黄金冶炼中心和乌鲁木齐市精炼、深加工中心,为新疆黄金工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回首改革开放40年,机遇和挑战总是相伴相生。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新疆黄金行业将一如既往地直面困难和挑战,把握机遇,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加强交流合作,努力挖潜提效,以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为重点,持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以黄金产业发展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进而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黄金管理局副局长)

 

新疆黄金工业40年大事记

  1980年

  王震副总理率工作组视察新疆后,新疆的黄金地质勘查工作全面起步。

 

  1981年

  武警黄金部队进疆,专门对阿尔泰山、伊犁地区和天山北麓的砂金,开展了大面积普查和重点砂金矿床的勘探评价。

 

  1983年

  新疆第一座岩金矿山哈图金矿建成投产,建设规模为采选配套200吨/日,标志着新疆黄金工业化、机械化生产的开始,为黄金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0年

  阿勒泰市红墩金矿投入生产的采金船,是新疆处理能力最大的砂金生产设备。

 

  1995年

  建成投产的阿希金矿,建矿时设计日采选矿规模750吨,后扩建到1000吨/日,年生产能力1300公斤,是新疆单体矿山规模最大的黄金企业。

 

  1999年

  在当年全国黄金行业万两以上企业排名中,阿希金矿列第十一位,哈密市金矿列第十三位。

 

  2004年

  新疆黄金生产在连续4年下滑后,全疆生产黄金5.32吨,实现恢复性增长。

 

  2012年

  新疆金川矿业公司金山金矿建成投产,年堆浸500万吨,目前年产黄金3吨左右,成为新疆黄金产量第一大矿。

 

  2015年

  新疆有色集团整合旗下阿希金矿、哈图金矿、哈密金矿3家矿山组建的西部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18年

  西部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自有品牌,并分别在乌鲁木齐市、伊宁市和库尔勒市设立3个黄金珠宝饰品实体店,将产业链延伸至高附加值的黄金珠宝饰品。

56.9K